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師資格 >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 >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第二章中學課程:課程組織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第二章中學課程:課程組織

更新時間:2016-07-15 09:21:43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校 瀏覽144收藏28

教師資格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摘要】課程計劃,又稱教學計劃。是根據(jù)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相關課程組織方面的考點知識匯總詳見環(huán)球網(wǎng)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中學

  【摘要】課程計劃,又稱教學計劃。是根據(jù)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相關課程組織方面的考點知識匯總詳見環(huán)球網(wǎng)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第二章中學課程:課程組織,下面還有1-4章小節(jié)考點匯總,大家可以自行查閱學習。

  點擊查看: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科目1-4章考點匯總

  第二節(jié) 課程組織

  高頻考點提要

  1.課程目標;2.課程內(nèi)容: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3.課程評價;4.課程開發(fā)。

  一、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xiàn)的具體目標和意圖。

  二、課程內(nèi)容

  課程內(nèi)容主要表現(xiàn)為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

  (一)課程計劃

  1.課程計劃的概念

  課程計劃,又稱教學計劃。是根據(jù)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2.課程計劃的組成

  課程計劃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課程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及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

  課程設置就是根據(jù)國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任務、培養(yǎng)目標和修業(yè)年限來確定學校的學科和課程。這是制定課程計劃的首要問題。

  (二)課程標準

  1.課程標準的概念

  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jù)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某門學科的內(nèi)容及其實施、評價的指導性文件。

  2.課程標準的結構

  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部分是課程目標,這是課程標準的核心內(nèi)容;第三部分是課程內(nèi)容;第四部分是實施建議。

  (三)教材

  1.教材的概念

  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jù)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其中,教科書和講義是教材的主體部分,故人們常把教科書與講義簡稱為教材。

  教科書又稱課本,它是依據(jù)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tǒng)反映學科內(nèi)容的教學用書。通常按學年或學期分冊,劃分單元或章節(jié)。課文是教科書的主體部分。

  2.教材的編寫

  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的組織結構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與直線式編寫兩種基本方式。

  三、課程評價

  (一)課程評價的涵義

  課程評價是指依據(jù)一定的評價標準,通過系統(tǒng)地收集有關信息,采用各種定性、定量的方法,對課程的計劃、實施、結果等有關問題作出價值判斷并尋求改進途徑的一種活動。

  (二)課程評價主要模式

  1.目標評價模式

  目標評價模式首先由被稱為“當代課程評價之父”的美國課程評價老師泰勒提出。這一評價模式是以目標為中心而展開的,是針對20世紀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參照測驗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評價原理”和“課程原理”的基礎上形成的。

  2.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目的游離評價模式由美國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斯克里文提出。該評價模式是斯克里文針對目標評價模式的弊端而提出來的。該模式把評價的重點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向“課程計劃實際的結果”上來。

  編輯推薦: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主要考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

  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時間(統(tǒng)考)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章節(jié)考點匯總 

  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學章節(jié)考點匯總

  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課后習題匯總

  環(huán)球網(wǎng)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wǎng)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第二章中學課程:課程組織》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huán)球網(wǎng)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摘要】課程計劃,又稱教學計劃。是根據(jù)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相關課程組織方面的考點知識匯總詳見環(huán)球網(wǎng)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第二章中學課程:課程組織,下面還有1-4章小節(jié)考點匯總,大家可以自行查閱學習。

  點擊查看: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科目1-4章考點匯總

  3.CIPP評價模式

  CIPP是指背景評價(Content evaiuation)、輸入評價(Input evaiuation)、過程評價(process evaiuation)、成果評價(product evaiuation)這幾種評價名稱的英文第一個字母的縮略語。

  4.CSE評價模式

  CSE即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評價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y of Evaiuation)的簡稱。該模式包括下面四個步驟:

  第一,需要評定。

  第二,方案計劃。

  第三,形成性評價。

  第四,總結性評價。

  四、課程開發(fā)

  (一)課程開發(fā)的概念

  課程開發(fā)是指通過社會和學習者需求分析,確定課程目標,再根據(jù)這一目標選擇某一個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和相關教學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實施、評價、修訂,以最終達到課程目標的整個工作過程。

  (二)課程開發(fā)的模式

  1.目標模式

  目標模式是以目標為課程開發(fā)的基礎和核心,圍繞課程目標的確定及其實現(xiàn)、評價而進行課程開發(fā)的模式。課程開發(fā)目標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國課程論老師拉爾夫•泰勒。

  2.過程模式

  斯騰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課程研究與開發(fā)導論》中,對目標模式的課程理論進行了分析批判,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過程模式的課程理論。

  3.情境模式

  情境模式被視為既能包含目標模式,又能包含過程模式的綜合化課程開發(fā)模式,是一種靈活的、適應性較強的課程開發(fā)模式。該模式的理論基礎是英國著名課程理論家勞頓提出的“文化分析”理論。

  編輯推薦: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主要考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

  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時間(統(tǒng)考)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章節(jié)考點匯總 

  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學章節(jié)考點匯總

  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課后習題匯總

  環(huán)球網(wǎng)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huán)球網(wǎng)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如果你喜歡《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教學知識第二章中學課程:課程組織》這篇文章,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環(huán)球網(wǎng)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wǎng)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教師資格資格查詢

教師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教師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shù)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wǎng)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