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50-60年代興起于美國。以馬斯洛、羅杰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猛烈沖擊著當代西方心理學體系,沖擊著在美國很有勢力的精神分析心理學派和行為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了當代心理學發(fā)展的新方向,從而形成了心理學中的"第三思潮"(在它之前的精神分析學派為"第一思潮",行為主義學派為"第二思潮")。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分道揚鑣,既反對僅僅以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把人看作本能的犧牲品,又反對把人看作物理的、化學的客體。人本主義心理學以意識經驗為出發(fā)點,主要研究人格發(fā)展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強調人的目的性、創(chuàng)造性和人的價值,主張促進人的健康成長和潛能的實現(xiàn)。人本主義心理學現(xiàn)在是美國心理學會的第32分會。
人本主義一詞是與科學主義相對照而提出的。近代西方心理學中有模仿物理學和生物學方法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傾向。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傳統(tǒng)的科學方法不足以解決人類更復雜的心理學問題,特別是涉及價值觀和信仰的問題。因此他們主張改善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擴大科學研究的領域,使人的精神生活也能得到科學的理解,以彌合當代科學與信仰的分裂。
人本主義心理學既是一個學派,又是心理學中的一種社會運動。它是由許多持有相近觀點的心理學家和學派聯(lián)合發(fā)起的。其中最有影響的發(fā)起者和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和羅杰斯。馬斯洛強調人在進化過程中已獲得一些高于一般動物的潛能,包括友愛、自尊、創(chuàng)造以及對真善美和公正等價值的追求。這些潛能在社會生活中表現(xiàn)為人的高級需要(或心理需要……
由美國心理學家A.H馬斯洛創(chuàng)立,現(xiàn)在的代表人物有C.R羅杰斯。人本主義反對將人的心理低俗化,動物化的傾向,故被稱為心理學中的笫三思潮。
1.馬斯洛的自我實現(xiàn)論
馬斯洛認為人類行為的心理驅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將其分為兩大類、七個層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識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xiàn)需要。人在滿足高一層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須先部分滿足低一層次的需要。第一類需要屬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匱乏性動機,為人與動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滿足,緊張消除,興奮降低,便失去動機。第二類需要屬于生長需要,可產生成長性動機,為人類所特有,是一種超越了生存滿足之后,發(fā)自內心的渴求發(fā)展和實現(xiàn)自身潛能的需要。滿足了這種需要個體才能進入心理的自由狀態(tài),體現(xiàn)人的本質和價值,產生深刻的幸福感,馬斯洛稱之為“頂峰體驗”。馬斯洛認為人類共有真、善、美、正義、歡樂等內在本性,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達到人的自我實現(xiàn)關鍵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識,使人認識到自我的內在潛能或價值,人本主義心理學就是促進人的自我實現(xiàn)。
2.羅杰斯的自我理論。
剛出生的嬰兒并沒有自我的概念,隨著他(她)與他人、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他(她)開始慢慢地把自己與非自己區(qū)分開來。當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實現(xiàn)趨向開始激活,在自我實現(xiàn)這一股動力的驅動下,兒童在環(huán)境中進行各種嘗試活動并產生出大量的經驗。通過機體自動的估價過程,有些經驗會使他感到滿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滿足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尋求保持、再現(xiàn),不滿足、不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盡力迥避。
在孩子尋求積極的經驗中,有一種是受他人的關懷而產生的體驗,還有一種是受到他人尊重而產生的體驗,不幸的是兒童這種受關懷尊重需要的滿足完全取決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據(jù)兒童的行為是否符合其價值標準,行為標準來決定是否給予關懷和尊重,所以說他人的關懷與尊重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體現(xiàn)著父母和社會的價值觀,羅杰斯稱這種條件為價值條件,兒童不斷通過自己的行為體驗到這些價值條件,會不自覺地將這些本屬于父母或他人的價值觀念內化,變成自我結構的一部分,漸漸地兒童被迫放棄按自身機體估價過程去評價經驗,變成用自我中內化了的社會的價值規(guī)范去評價經驗,這樣兒童的自我和經驗之間就發(fā)生了異化,當經驗與自我之間存在沖突時,個體就會預感到自我受到威脅,因而產生焦慮。預感到經驗與自我不一致時,個體會運用防御機制(歪曲、否認、選擇性知覺)來對經驗進行加工,使之在意識水平上達到與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個體就不會出現(xiàn)適應障礙,若防御失敗就會出現(xiàn)心理適應障礙,羅杰斯的以人為中心的治療目標是將原本不屬于自己的是經內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屬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模式,用羅杰斯的話說“變回自己”“從面具后面走出來”,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機能。人本主義的實質就是讓人領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來的價值觀念,讓人重新信賴、依靠機體估價過程來處理經驗,消除外界環(huán)境通過內化而強加給他的價值觀,讓人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掌握自己的命運,修復被破壞的自我實現(xiàn)潛力,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fā)展中的貢獻和局限
反對僅僅以病態(tài)人作為研究對象,把人看為本能犧牲品的精神分析學派,也反對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學的客體的行為主義學派。主張研究對人類進步富有意義的問題,關心人的價值和尊嚴。
最新資訊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心理咨詢的主要技巧之鼓勵與安慰2025-01-01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心理咨詢的主要技巧之釋意與解釋2024-12-31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真誠2024-12-31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尊重2024-12-30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關注2024-12-29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同理心2024-12-27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什么是心理健康?2024-12-26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怎么算是心理健康?標準是什么?2024-12-25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心理從業(yè)者需要牢記的九大原則2024-12-20
- 心理咨詢師學習內容:《基礎知識》總覽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