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師資格 > 教師資格歷年試題 > 2010年云南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真題答案

2010年云南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真題答案

更新時間:2013-01-25 18:38:13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教師資格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qū)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zhí)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環(huán)球網?!拷處熧Y格考試頻道2010年云南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真題答案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yōu)惠!    2013各省教師資格考試信息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推動教育學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是()的發(fā)展。

  A. 教育規(guī)律

  B. 教育價值

  C. 教育現象

  D. 教育問題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

  A. 培根

  B. 夸美紐斯

  C. 赫爾巴特

  D. 贊科夫

  3.“我們敢說日常所見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這一觀點出自洛克的()。

  A. 《大教學論》

  B. 《教育漫話》

  C. 《愛彌兒》

  D. 《普通教育學》

  4.學校的中心工作是()。

  A. 教學工作

  B. 公共關系

  C. 行政工作

  D. 總務工作

  5.“活到老,學到老”是現代教育()特點的要求。

  A. 大眾性

  B. 公平性

  C. 終身性

  D. 未來性

  6.學校管理的目標和尺度是()。

  A. 經濟收入

  B. 良好的公共關系

  C. 學??冃?/P>

  D. 政治影響

  7.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是()。

  A. 教學活動

  B. 溝通

  C. 教勞結合

  D. 協調

  8.兒童身心發(fā)展有兩個高速發(fā)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反映。

  A. 順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階段性

  D. 個別差異性

  9.()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 教育方針

  B. 教育政策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目標

  10. 學校德育對政治、經濟、文化發(fā)生影響的功能是指()。

  A. 發(fā)展性功能

  B. 個體性功能

  C. 教育性功能

  D. 社會性功能

  11. 美國各門課程中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日本的綜合實踐活動反映出對()在課程中地位的重視。

  A. 知識

  B. 能力

  C. 直接經驗

  D. 間接經驗

  12. 歐洲中世紀的宗教神學課程和工業(yè)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課程屬于課程類別中的()。

  A. 學科課程

  B. 活動課程

  C. 綜合課程

  D. 融合課程

  13. 教學活動的本質是()。

  A. 認識活動

  B. 實踐活動

  C. 交往活動

  D. 課堂活動

  14.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某老師把學生回答的分12個饅頭的計算板書出來: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這一做法體現了()。

  A. 鞏固性原則

  B. 直觀性原則

  C.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D. 因材施教原則

  15. 布魯納認為,無論我們選擇何種學科,都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依此而建立的課程理論是()。

  A. 百科全書式課程理論

  B. 綜合課程理論

  C. 實用主義課程理論

  D. 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16. 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級,直接教學與布置、完成作業(yè)輪流交替進行,在一節(jié)課內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A. 分層教學

  B. 合作學習

  C. 小班教學

  D. 復式教學

  17. 羅杰斯的“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自發(fā)學習”、“排除對學習者自身的威脅”的教學原則屬于()。

  A. 非指導性教學模式

  B. 結構主義課程模式

  C. 發(fā)展性教學模式

  D. 最優(yōu)化教學模式

  18. 最早在教學理論上提出班級授課制思想的是()。

  A. 泰勒

  B. 夸美紐斯

  C. 裴斯泰洛齊

  D. 凱洛夫

  19. “矮子里找高個”、“水漲船高”是一種()。

  A. 相對評價

  B. 絕對評價

  C. 定性評價

  D. 定量評價

  20. 從評價的功能上區(qū)分,中小學教育評價的類型可分為()。

  A. 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

  B. 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

  C. 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D. 正確評價和錯誤評價

  答案

  1.D[解析] 教育學就是研究教育活動、揭示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推動教育學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是教育問題的發(fā)展。

  2.B[解析] 夸美紐斯是受到人文主義精神影響的捷克教育家,年輕的時候他就具有強烈的民主主義思想,強調教育的自然性。他主張把廣泛的自然知識傳授給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而不是僅強調宗教教育。

  3.B[解析] 《教育漫話》是洛克的作品;《大教學論》是夸美紐斯的作品;《愛彌兒》是盧梭的作品;《普通教育學》是赫爾巴特的作品。所以本題應選B。

  4.A[解析] 教學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規(guī)范下,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教學是學校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

  5.C[解析] “活到老,學到老”是現代教育終身性特點的要求。終身教育是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xù)發(fā)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質在于,現代人的一生應該是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的一生。教育的終身化體現了教育對人終身發(fā)展的意義和價值,適應了個性化和整體化發(fā)展的要求,實現了人力資源與經濟社會和科技的和諧發(fā)展。

  6.C[解析] 學??冃侵笇W校功能發(fā)揮所產生的實際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標志。一所小學的績效一般包括學校工作任務完成的情況、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壞等,同時還包括學校所有成員知識技能、工作態(tài)度、工作成果等各個方面的基本狀況,以及由以上諸方面所反映的學校組織及其人員的素質、對環(huán)境變化所表現出來的適應能力和對社會需求的滿足程度等。

  7.B[解析] 溝通是信息在發(fā)送者和接受者之間進行交換的過程。在一所學校中,各種事務的決策、計劃、組織、控制、領導和創(chuàng)新要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徑。

  8.B[解析] 兒童身心發(fā)展有兩個高速發(fā)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fā)展不平衡性規(guī)律的反映。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發(fā)展速度,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變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發(fā)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就已達到較高的發(fā)展水平,而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成熟的水平。

  9.C[解析] 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什么樣的人才的總的要求,是國家為培養(yǎng)人才而確定的質量規(guī)格和標準,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方針是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教育政策是國家根據教育目的制定的各種指導性條例。本題應選C。

  10. D[解析] 學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地表述為德育的社會性功能、個體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個主要的方面。德育的社會功能指的是德育能夠在何種程度上對社會發(fā)揮何種性質的作用。具體說來,主要指學校德育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發(fā)生影響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等。德育的個體功能則是指德育對受教育者個體發(fā)展能夠產生的實際影響。德育的個體功能可以描述為德育對個體生存、發(fā)展、享用發(fā)生影響的三個方面。德育的教育功能是指德育具有“教育性”,它有兩大含義:一是德育的“教育”或價值屬性;二是指德育作為教育子系統(tǒng)對平行系統(tǒng)的作用。

  11. C[解析] 美國各門課程中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日本的活動綜合實踐反映出對直接經驗在課程中地位的重視。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tǒng)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fā)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態(tài)化空間,學生是這個空間的主導者,學生具有整個活動絕對的支配權和主導權,能夠以自我和團隊為中心,推動活動的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傾向于謀求獨立完成整個活動,而不是聆聽教誨和聽取指導。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這個生態(tài)化空間里,只是一個絕對的引導者、指導者和旁觀者。

  12. A[解析] 學科課程是以有組織的學科內容作為課程組織的基礎,分別從各門科學中選取內容,形成不同的學科,并從課程體系出發(fā),整體安排其順序、授課時數和期限。活動課程強調要以兒童活動為中心,從兒童的需要和興趣出發(fā),以兒童的經驗為基礎,以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組成課程。綜合課程是指打破傳統(tǒng)分科課程的知識領域,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科領域構成的課程。綜合課程是一種主張整合若干相關聯的學科而成為一門更廣泛的共同領域的課程。融合課程是把部分的科目統(tǒng)合兼并于范圍較廣的新科目,選擇對于學生有意義的論題或概括的問題進行學習。歐洲中世紀的宗教神學課程和工業(yè)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課程屬于課程類別中的學科課程。

  13. A[解析] 教學活動的本質是認識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教學活動的特殊性體現在:認識的間接性、認識的交往性、認識的教育性和有領導的認識。

  14. C[解析] 鞏固性原則是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使其長久地保存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于知識技能的運用;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通過使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知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fā)展認識能力;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最佳的發(fā)展;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本題中,教師把數學運算用饅頭來演示,屬于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15. D[解析] 布魯納建立了結構主義課程理論,他認為無論我們選擇何種學科,都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就是學科基本的原理、基礎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題。學科的結構不是只有單一的模式,故可重組為各種特殊的結構。學科的基本結構的教育價值是豐富的,主要表現在四方面:(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學科更容易理解。(2)有利于識記,特別有利于意義識記。(3)能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4)可以溝通高級知識與初級知識。

  16. D[解析] 分層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和提高,又稱分組教學。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班教學是指一個班的人數在15~25人之間的教學。復式教學是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級,直接教學與布置、完成作業(yè)輪流交替進行,在一節(jié)課內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所以本題選D。

  17. A[解析] 羅杰斯的“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自發(fā)學習”、“排除對學習者自身的威脅”的教學原則屬于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在非指導性教學中,對討論負有主要責任的是學生,教師只是做些非指導性應答以引導或維持討論。非指導性應答通常是一些簡短的答話,這些話不是解釋、評價或給予忠告,而是對理解加以反映、澄清、接受和證明,目的在于形成一種氣氛,讓學生愿意展開他們正在表達的觀點。在這里,學生決定要學習的東西,他們自由設置自己的教學目標,并選擇達到目標的方法,教師只是為他們提供一些材料。

  18. B[解析] 班級授課制是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面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1632年,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在總結前人和自己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出版了《大教學論》。該書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作了闡述,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所以本題選B。

  19. A[解析] “矮子里找高個”、“水漲船高”是一種相對評價。

  20. C[解析] 從評價的功能上區(qū)分,中小學教育評價的類型可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調節(jié)和完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進行的確定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偨Y性評價是以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達成目標的程度即教學效果作出評價。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綜合素質》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教育知識與能力》

  全國各省市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入口

  更多相關信息:教師資格頻道  教師資格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教師資格資格查詢

教師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教師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huán)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