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業(yè)管理師 > 物業(yè)管理師備考資料 > 2014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第四章知識點: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

2014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第四章知識點: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

更新時間:2013-11-21 09:26:03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摘要 2014物業(yè)管理師考試《綜合能力》第四章復習輔導公共關系基礎知識與應用匯總

特別推薦:2014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第四章知識點匯總

  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

  人際交往是建立人際關系的途徑,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進而發(fā)生共鳴或沖突行為的過程。具體講交往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借助于語言符號(語言文字)和非語言符號(目光、姿勢、聲調、面部表情和動作等)系統,進行溝通、理解和產生相應行為的過程。交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步是進行信息的溝通,即借助于交往雙方都能理解的符號系統互通情況。第二步是社會知覺與歸因層次。社會知覺是交往雙方根據對方提供的信息而產生的,就是對人的知覺,也就是對交往對象的認識與了解。歸因是指通過交往對象的言語舉止而對其心理活動以及產生這種心理活動原因的一種推斷,這種推斷帶有感情色彩,形成對交往對象的初步印象,是喜歡、同情或是厭惡等等。在以上層次的基礎上達到第三步,即形成互動或拒絕互動。互動的主要形式有兩種:合作性的互動,如適應、模仿、互助、同化等;排斥性的互動,如競爭、沖突等;邮且环N產生了共鳴行為的交往,即交往雙方的所作所為都在對方的心理上及行為上得到了“共振”;如果交往的結果是互相厭惡或一方厭惡另一方,則不能形成互動,甚至形成沖突。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存在著制約和影響人際交往的一些障礙性因素。下面我們從溝通、社會知覺和歸因、互動這三個層次,主要是從前兩個層次上分析影響人際交往的障礙性因素。

  (一)信息溝通層次

  在信息溝通上主要存在著語義障礙。溝通過程中的最基本活動是言語活動。言語活動是一種心理活動,是用聲音表示出的思維活動的結果。人們在言語活動中所表示出來的能力是區(qū)別很大的。有的人口若懸河,對答如流;有的人則說話遲鈍,詞不達意。顯然,不善言詞、反應呆板,會成為交往的障礙。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由于民族、地域、專業(yè)、文化背景、生活習慣以及性格、情緒、態(tài)度等方面的差異,往往會形成語言障礙,使人們之間的語言溝通產生了困難。比如,由于地域的原因,會產生語義障礙。以前,曾發(fā)生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北方人初到南方游歷。一天,他路過一座橋,看見一位婦人趴在橋邊哭,邊哭邊喊“我的孩子!我的孩子!”這位北方人俠氣頓生,迅速跳進河里,希望能救出那位婦人的孩子,但摸來摸去,卻只摸到一只鞋子,那位北方人一時氣餒,但沒想到那位婦人卻臉露喜色,喊到“那就是我的孩子!那就是我的孩子!”直喊得那位北方人目瞪口呆,“如墜五里云霧之中”。原來,“鞋”在北方的發(fā)音讀作“xié”,而在南方很多地方卻讀作“hái”,差別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發(fā)生了這樣的誤會。這就是由于地域的不同而發(fā)生的語義障礙。再比如,由于文化程度的差距同樣會產生語義障礙。如果一位大學生對著一位上了年紀而且沒上過幾天學的老農大談什么“internet”或者“E-mail”,那位老農必定會“如聽天書”,“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根本無法理解大學生在說什么。也就是說由于交往雙方文化素質差距過大,信息的接受者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對于信息發(fā)送者發(fā)送的信息不解其意,難以接受,就會形成溝通障礙。

  因此,如果要提高我們自身的交往能力,首先就必須提高我們的言語能力,包括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還要提高我們自身的言語溝通素質,根據交往對象的具體情況來選取我們信息發(fā)送的形式和內容,即“見什么人說什么話”,主動減少溝通中的誤解和障礙,增強我們適應交往對象、理解交往對象的能力。

  (二)社會知覺和歸因層次

  在社會知覺和歸因層次上,可能會出現刻板印象、先入印象、成見效應、暈輪效應和近因效應。

  1.刻板印象

  所謂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類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籠統的看法和印象。作為一種心理定勢,“刻板”是其根本特點。刻板就是呆板而沒有變通。刻板印象就是對事物或人物的呆板而沒有變通的印象?贪逵∠蟮谋憩F是多種多樣的。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根據地域、職業(yè)、人格類型、角色等把人分成若干類,并對每一類的人形成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作為判斷和評價一個人的依據,這就是社會刻板印象。如,在我們心目中,英雄一定是英俊魁梧,神采奕奕;小人一定是尖嘴猴腮,神情猥瑣。男人一定是意志堅強,女人則是柔弱的代名詞。年輕人被認為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老年人則往往被認為“保守”、“迂腐”。再比方,社會上所普遍存在的對北方人的總體認識,對南方人的總體認識等等,實際上都是刻板印象的具體體現。

  刻板印象的消極作用在于它使人們的認識僵化,容易造成先入為主的觀念,使人們好像戴上了有色眼鏡,阻礙人們開拓視野,接受新事物,在交往中容易妨礙交往雙方的正常認識。人際交往,是具體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因此,在交往中,我們就要根據我們具體的交往對象所傳達的信息來認識、了解我們的交往對象,一定要防止刻板印象的影響。

  2.先入印象

  在交往雙方接觸之前,相互之間或一方對另一方已經通過某種渠道掌握了一些信息,并據此形成了某種印象,這就是所謂先入印象。

  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先人印象并不是通過對我們與交往對象的直接交往而獲得的信息經過加工形成的印象,而是對通過間接渠道獲得的信息經過處理形成的印象。由于人們的價值觀不同,以及由此形成的社會態(tài)度不同,因而,人們對同一事物或人物的認識也是不同的。因此,人們傳遞的信息必定會被自己的感情色彩漂染過。這樣,我們通過他人所傳遞的有關交往對象的信息而形成的關于交往對象的印象就不一定完全符合交往對象的實際狀況,它具有不確切性甚至是不真實性的特點,這種先入印象就會妨礙我們對交往對象的正確了解和認識。

  3.成見效應

  第一印象會給人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定勢和情緒定勢,由此而把一些交往對象尚未顯露出來,或者未曾了解的一些個人品質主動地歸屬于他,而不管這個人是否真的具有這些品質,這就是所謂成見效應。也就是說,由于第一印象是人們在第一次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因而這種印象特別深刻,并形成一種“成見”,以后要改變這種印象往往不太容易。

  依據第一印象形成的成見,從積極意義上講,如果形成的是正面的成見,即好的成見,那么在心理上就容易接受交往對象,其后雙方的交往是有利的。但如果形成的是壞的成見,就會產生消極作用了。不僅會使我們與一位本應交往的對象失之交臂,即使繼續(xù)交往,也會妨礙我們對交往對象的全面的、正確的認識和了解。但無論從積極意義上講還是從消極意義上講,成見效應都不利于我們對交往對象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因為,認識、了解一個人,不是通過一次或兩次交往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經過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才能對一個人有全面的和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币虼,在交往中我們要力求避免產生成見。

  4.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也稱光環(huán)效應。指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在認識邏輯上常出現的一種偏差,即由知覺對象所具有的某種特征推及對象的總體特征,從而產生美化或丑化對象的印象。

  暈輪現象和光環(huán)現象本是自然界和攝影這兩方面出現的現象。社會學家借助暈輪現象來說明人際交往中,在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個方面的特性掩蓋了真相,從而給社會知覺和歸因造成障礙。具體說,如果一個人被表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肯定的光環(huán)所籠罩,就會被看作幾乎具有一切好的品質。暈輪效應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以貌取人。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指出:“人們喜愛漂亮、英俊的人,勝于喜愛相貌不好看的人,而且人們往往把一切好的特征都安在漂亮人的身上!倍鴮嶋H上這個漂亮、英俊的人并不一定真的具有其他的美好的特征,甚至恰好相反,所謂“金玉其表,敗絮其中!蔽覀兦胁豢煞浮耙悦踩∪耍е佑稹钡腻e誤。

  光環(huán)效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主觀臆測,因而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以偏概全”的錯誤。以某一個優(yōu)點來全面肯定一個人或以一個缺點去全面否定一個人都會產生不良后果,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以一個人的面貌去推測他的內在的優(yōu)缺點、智慧、品性等,往往會發(fā)生認知偏差,所謂“人不可貌相”。

  5.近因效應

  人際交往中,相互的了解往往是最近的印象最深,最近發(fā)現的情況占優(yōu)勢,從而掩蓋了對交往對象的長期的、一貫的了解,這就叫近因效應。

  在人們的知覺、印象中,對某一客觀對象的了解是長期的。隨著大量新情況的出現,過去的印象容易逐漸淡薄,甚至消失,而最近的印象較強。因此,如果不能辨證地、歷史地看待我們的知覺對象,往往容易受近因效應的左右,導致人際交往中認知的偏差和失誤。如某個人在工作中一直表現很好,同事們對他的評價一直很高,可由于一次偶然的錯誤,他的同事們開始轉變了對他的認識,大量的負面評價隨之出現。這就是近因效應在起作用。

  (三)互動層次

  在互動層次上容易出現的主要是自我意識障礙。如:素不相識的甲乙兩人相遇,通過溝通,甲得知乙是大學教授,博學多才,因而肅然起敬;乙得知甲是一名工人,但好學上進,是一個有志青年,頗有愛才之意。此時,他們本應進人互動層次,可甲乙二人都產生了自我意識障礙:甲覺得自己與大學教授相比,學識相差甚遠,難以與其產生共鳴;而乙則可能自命不凡,不肯屈尊下就。這樣,甲乙二人雖進行了交往,卻未能產生互動。

  每個人的自我意識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有的人過高地看待自己,因而狂妄自大,這是自傲心理的表現。而有的人過低地看待自己,形成自卑的心理,這些都妨礙了人們的正常交往。

編輯推薦:

2013年物業(yè)管理師考試考后真題分享與討論
2014年VIP套餐內含考題預測 兩年學習保障
全國物業(yè)管理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內容介紹

2014年物業(yè)管理師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分享到: 編輯:環(huán)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物業(yè)管理師資格查詢

物業(yè)管理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物業(yè)管理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物業(yè)管理師各地入口
環(huán)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